文化縱橫
中國問題 中國方法 中國學派
全球變局| 文化縱橫8月目錄&新刊手記
中美貿易爭端提醒我們,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持續(xù)發(fā)酵與中國的經濟成長,正在引發(fā)全球秩序的劇烈動蕩。這樣一場復雜且充滿不確定性的全球變局,要求我們深入剖析現(xiàn)行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復雜變化的歷史邏輯,探尋現(xiàn)行國際秩序的運行規(guī)律及其可能的演化方向,力圖為突破現(xiàn)行資本主義世界秩序做理論與知識的準備。未來向何處去,尚屬未知;但回溯歷史、解析當前格局演變的內在邏輯,可以幫助我們捋清秩序演變的脈絡與趨勢。
時間:2019/8/14 10:07:07
后發(fā)國家發(fā)展道路|《文化縱橫》2019年6月新刊手記&目錄
本期封面選題“后發(fā)國家發(fā)展道路”聚焦于后發(fā)國家現(xiàn)代化的曲折歷程,試圖呈現(xiàn)各國如何在自己既有的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傳統(tǒng)的基礎上探索應對現(xiàn)代化的挑戰(zhàn)。面對當前世界秩序的急遽動蕩,在整體上反思后發(fā)國家的發(fā)展道路,也是為迎接未來可能的變動做知識和理論上的準備。
時間:2019/6/26 11:18:18
治理現(xiàn)代化|《文化縱橫》2019年4月新刊手記&目錄
《文化縱橫》創(chuàng)刊十年之際,需要回答讀者一個重要的問題:第二個十年,《文化縱橫》將關注哪些帶有根本性的大問題?目前,我們考慮新一個十年問題意識和核心關切將會有所調整:第一,探索世界與中國新的社會圖景。第二,建設中華文明復興的話語體系和敘述表達能力。第三,關切新技術革命與社會結構演變及意識形態(tài)重組。第四,關注世界秩序變局,重新認識世界。
時間:2019/4/4 10:38:40
中國與世界:正處在新舊轉換的關鍵期|《文化縱橫》2019年2月新刊手記&目錄
逆全球化潮流、新技術革命、中國崛起等重大因素正在重新塑造全球秩序,世界與中國正在發(fā)生本質性、階段性的轉換,糾纏于既往的矛盾將使人們喪失把握新時代主要矛盾的能力和眼光;而新時代與新周期的展開,將要求我們以新的視角重新理解過去,重新認識現(xiàn)實,并奮力開辟新的未來。
時間:2019/4/4 10:39:34
社會科學的自主道路 | 《文化縱橫》2018年10月新刊手記&目錄
中國正在經歷波瀾壯闊的現(xiàn)代化、工業(yè)化進程,中國崛起、新技術革命等嶄新變數(shù)正在重構21世紀的世界格局,現(xiàn)實生活迫切需要社會科學新學術、新知識的指引。社會科學,需要認真審視自己的落伍狀態(tài)了。
時間:2018/10/30 16:48:49
新政治家的出場 | 《文化縱橫》2018年8月新刊手記&目錄
揆諸歷史,每當時代巨變的重大時刻,政治家出場是永不過時的規(guī)律。然而,當前的全球政治,缺乏一種鍛造強健而具有想象力的公共領域的能力,來馴服此種在未知時間海洋中暗流涌動的政治能量。相反,我們更熟悉的是政客的糊涂顢頇、資本家的頤指氣使和沒有靈魂的專家。無怪乎,在失去方向感的令人沮喪的糟糕氛圍中,政治家會再次領取主宰和拯救歷史命運的權杖。
時間:2019/4/4 10:40:42
左右政治的失靈 |《文化縱橫》2018年4月新刊手記&目錄
毋庸置疑,過去曾長期支配我們觀念世界的左右政治不再是唯一有效的光譜,過去曾經賦予我們方向的中西思想資源也不再是路線正確的保證。未來所需要的思想,將更多來自貼近現(xiàn)實脈動的政治和社會進程。而無法順應這一時勢變化的知識與觀念,都將毫無例外地被清掃出歷史舞臺。
時間:2019/4/4 10:40:56
中國思想界的新使命|《文化縱橫》2017年12月新刊手記&目錄
總結改革開放40年,也應該是理論探索和理論創(chuàng)新的一個歷史節(jié)點。改革開放已進行了足夠偉大的社會實踐,其取得的成績和產生的問題都為理論的思考留下了極其豐富的素材??v向中國歷史200年,橫向世界歷史500年,可以清晰地看到人類正進入一個新的時代。未來需要理論先導,世界需要思想指引。中國思想界應該對于人類社會有著更加卓越的貢獻。
時間:2019/4/4 10:41:53
機器社會的降臨 | 《文化縱橫》2017年8月刊目錄
近期,柯潔和AlphaGo的對戰(zhàn),再次掀起人工智能問題的討論。人們似乎共同意識到,人工智能正在從概念走向現(xiàn)實,從科技研發(fā)走向行業(yè)應用,進而開始重塑人類社會。其實,人工智能的發(fā)展史已有60多年,哪些因素促使其在近年來實現(xiàn)爆炸式的發(fā)展?
時間:2017/8/3 16:41:33
21世紀問題的浮現(xiàn) | 《文化縱橫》2017年8月刊手記
“21世紀問題”背后最深刻的動力,乃是工業(yè)革命的深化。經歷近300年的工業(yè)革命,在世界范圍內不斷為其生產力的發(fā)展開辟道路,并不斷建構和破壞與其生產力發(fā)展相適應或相違背的生產關系、上層建筑、意識形態(tài)乃至國際關系結構。今天,工業(yè)革命又進入新的質變階段,它的破壞性和革命性同樣驚人,溫情的人道主義、頑固的保守主義、小農意識的區(qū)域主義或國家主義,都無法阻止這一呼嘯而來的生產力革命的巨大浪潮。
時間:2017/8/3 16:34:57
審思伊斯蘭 | 《文化縱橫》2017年6月刊目錄
為什么在今天,全球的伊斯蘭問題漸趨緊張?伊斯蘭文明能否以及如何適應現(xiàn)代社會?未來宗教格局將發(fā)生何種變化?隨著歐洲“反伊斯蘭”“恐穆斯林”情緒的激烈化,“現(xiàn)代社會”的中心——美國的伊斯蘭教徒反而顯示出大相徑庭的審慎姿態(tài),李睿騫通過對波士頓地區(qū)伊斯蘭中心的考察,力圖糾正在現(xiàn)有理論及國際形勢下的伊斯蘭認知偏差,指出美國的穆斯林不但已經接受了“美國人”這一身份,還在利用美國社會的宗教、法律和政治制度,創(chuàng)建合乎伊斯蘭教義的新的生活。
時間:2017/6/5 9:30:25
道路問題 | 《文化縱橫》2017年4月刊手記&目錄
此刻的中國,再次被推進關于道路問題的激烈爭斗旋渦之中,意識形態(tài)領域從未像今天這般充滿不確定性。對于走中國自己的現(xiàn)代化道路,總是有人不那么自信,總是看自己這也不對那也不順眼,總是懷疑內心既定的現(xiàn)代化之路被保守反動勢力扭曲修正了
時間:2019/4/4 10:42:13
巨變來臨 | 《文化縱橫》2017年2月刊手記&目錄
巨變的直接表現(xiàn),是已有的國際國內政治經濟治理普遍失靈,精英們囿于傳統(tǒng)手段的思想和方法一再遭遇挑戰(zhàn),而新的治理手段與治理思想卻遠未成形。
時間:2019/4/4 10:42:30
全球化的政治挑戰(zhàn) | 《文化縱橫》2016年12月刊手記&目錄
為何今日世界各國執(zhí)政者最終的正當性都建立在經濟發(fā)展的績效表現(xiàn)之上,其原因就在于國家主權延攬一切的幻象和包袱,因此國家就特別需要經濟蛋糕的持續(xù)做大,來彌合那些愈益超逸國家范圍的跨國力量帶來的對本國社會的沖擊和破壞,以此來證明國家繼續(xù)包攬一切的能力和合法性。
時間:2019/4/4 10:42:39
中國外交新時代|《文化縱橫》10月刊手記&目錄
中國的基層治理危機,一方面在于原有的組織架構難以回應新的社會需求,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基層本身的消失,我們需要重新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基層”。
時間:2019/4/4 10:45:12
政治思潮的再極端化|《文化縱橫》2016年6月刊手記&目錄
2008年金融危機實際上是一場意義深遠的世界憲法危機。傳統(tǒng)的政黨政治不再是共識的表達,而可能變?yōu)閷Ψ至训拇_認和鞏固。價值沖突變得難以彌合,憲法開始喪失吸納流動性的能力,各種沙文主義幽靈尋求安全的庇護,而漸進改革的愿景則被放棄。
時間:2019/4/4 10:45:49